为什么改革到现在,环评依旧没有变好!
01 不忘初心、明确目的
初心就像指南针,能在你迷茫的时候为你指路,帮你找准方向。没有指南针的朋友请使用GPS或手机导航。
环评的初心是什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评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提升环评质量,更好的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解决周期过长影响项目落地问题(放管服),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系列改革如红顶中介脱钩、市场化、环评瘦身、分类管理名录瘦身、全本公示、取消资质、打击挂靠、诚信系统、导则修编等,都是围绕以上两点目的进行的。
02 成果斐然的环评改革
既然环评改革的目的很明确,那么我们看一下,就目前为止,环评改革是否达到了它的目的,环评的初心是否得到了坚持。
首先,环评质量方面,前不久爆出了《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涉嫌抄袭一事,评价单位还是著名的中科院。能出现这样的错误,广大内行能看的很清楚,可以说绝对不是偶然,而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这很难让人觉得环评改革对于改善环评质量是有效的。
再说评价周期过长问题,瘦身后的分类管理名录,起到了让部分项目评价周期变短的作用,但是我们也明显感觉到报告变厚了、审查变严了、审批小心了、流程繁琐了,多数项目的周期没变短,反而增加了。
显然,改革虽然持续进行,但环评的既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改革的目的没有达到。
同时改革后,出现了市场动荡、人才流失等的问题,加剧了人人自危的行业气氛,使环评的初心也被加速忘记。
也就是说环评改革到现在,环评依旧没有变好,甚至变糟了。
03 怎么会这样
(一)环评是什么
作为一个从一线技术员干上来并拉过项目、干过管理的环评人,我对环评的理解是自下而上、来源于实际经验、且不受舆论控制的。
环评的工作范畴是什么,环评的职责是什么?既然环评的目的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那么它应该只是个政策及技术指导性文件。
不过很不幸,不光外界对环评认识的有限,行业专家对环评的认识也有限,这里特别指出很多专家都没有从事过环评相关工作。为了尽可能的“保护环境”和减少决策失误,需要在可行性阶段(决策阶段)完成的工作却需要初设、施工图甚至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料去完成,谁让了解的信息越多,决策的正确率就越高呢。
但问题也很明显,如果我们把施工图甚至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他们都不包含的内容评价完,那么我们为建设项目编制的就是一本环境保护使用说明书了。人家把各种前期工作都做完,我们环评才能跟着完成,自然也耽搁项目落地。
环评的工作范畴、环评的职责尚未统一,就会造成环评评审标准没有共识,虽然改革后已经对环评质量标准及处罚进行了一定的规定,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无论评审会还是复核工作,无论是各级专家、专家与专家、还是相同专家的不同时候,评审标准依旧无法统一,同一个报告有的专家认为写到位了,有的专家会认为论证的不够充分。
没有统一的标准,所谓环评以及环评质量就是玄学。
(二)明规则斗不过潜规则
任何行业都有潜规则,环评行业也不例外,别看大家都是文化人,偷奸耍滑不照祖先差。为了打击对手、展示才华等目的,需要对报告指手画脚,想要对一个报告指手画脚很简单,因为没有统一的评审标准,所以只要问环评没写的东西就行。
你拿可研写环评,我就问你集气罩投影面积、与作业台高度、管道走向等初设深度的问题;你按初设深度写环评,我就问你污水处理厂建设材料是否能保证其长久运营等施工图深度的问题;你营运期写的够深了,我就问你施工期施工人员餐厨垃圾产生量、暂存方式、处置方式、运输路线等施工组织设计都没有的东西;你按照导则写,我就问导则未规定的问题。
什么?这些问题你回答不上来?那报告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评价结论不可信,需进一步补充、完善、细化balabala......。什么?这本报告是中国环科院写的?那报告编制符合导则要求,污染防治措施基本可行,可以作为下一步环境管理依据。建议balabala......。
拿着标准不确定的漏洞提问题还算衣着光鲜,更有甚者可以在会场上带节奏,将小问题扩大化,制造局部舆论氛围、主导会议气氛,混淆判断,让这项目千夫所指万劫不复。
只有一线工作人员才能体会到这种潜规则的危害,因为它导致了环评报告工作量的增加,耽搁了项目落地;“提高”了评审标准,报告的质量自然就“下降”了。
(三)一个伪逻辑,环评行业的市场化
经济学这个东西,拿来学习新姿势、培养新思维、寻找新方法挺好的,但使用和参考的时候也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更要避免掉入某些误区。尤其不要被某些崇尚市场万能论的经济学家忽悠瘸了,他们有一个说一个,全是大猪蹄子,好吃没肉。
现在环评改革的一个思路是通过市场化,让建设单位选择优秀的评价单位,以实现评价单位的优胜劣汰,但我要说,这目前还实现不了。因为想要通过市场达到以上目的,市场要具备两个特征:①信息传递是自由的;②买卖是自由的。这样买家可以充分了解产品的好坏,并自由购买(如同买卖手机一样)。但是环评市场不具备以上特征。
1. 商务信息传递不自由
环评业务的信息,主要掌握在企业、政府主管部门、设计院、审批机关等单位中的实权领导手里。他们掌握了项目信息,也掌握了选择评价单位的权力,那么自然不会浪费这次权力寻租的机会。这样,真正对自由竞争有益的信息,并不会对广大公众开放,而是仅仅在这些实权领导和与其有关系的评价单位之间秘密传播,这就导致了信息传递的不自由。
技术能力强的环评单位若没有上述这些项目信息,即便知道哪里有项目并参与了竞争,也很难中标。更何况有些非招投标项目,多数单位连知道的机会都没有。
另外真正优质环评企业的信息也很难传递到建设单位一边,甲方无非就是通过业绩怎样、有多少工程师、公司名字之类的信息了解评价单位情况,这些信息实际上无法真实反映一个企业内部人员技术实力、负责程度、管理制度等情况,要不然中科院南海所这种不负责任的企业也不会中标深圳湾航道疏浚项目环评。
2. 买卖不自由
如果一个清廉的甲方想要选择一个质优的乙方,来完成一次环评交易,也很难谈得上就自由了。且不说相关人员想要介绍一些环评单位的进入,也不说甲方想要通过其优势地位强加霸王条款,即便签订合同,买卖双方针对报告的内容出现分歧,也会出现强买强卖事件。即便报告写完,依然要面对地方保护主义的专家和评审机关的搅合。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环评行业的市场化仅仅是权力寻租的市场化而已,比如红顶中介的脱钩,也只是让其他单位参与到权力寻租的竞争中而已。指望这样的市场实现评价单位优胜劣汰根本就不现实。
(四)婊子的裂变增长
在有资质的年代,有些企业资质借多了,成功制定了ISO666资质借用管理体系,QS2333企业资质借用标准,与优秀的资质借用伙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就是说为了走可持续资质出借道路,即便是婊子,牌坊还是要立的。毕竟婊子名声在外、情夫众多,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意,也为了避免千夫所指引得官府彻查,得重视自己的名声,证明自己合规且没病不是。
资质就是门槛,被吊销难以东山再起,所以在有资质的情况下有助于品牌的建设,企业信誉随着品牌而建立,企业做大后更要维护品牌及信誉,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一方面也有利于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
资质取消、审批权下放后,少数大婊子裂变成无数小婊子,门槛的降低引来外来婊子的介入,小婊子是越来越多了。小婊子相对大婊子更没节操,管他对象是武大郎还是西门庆,只要对上眼就敢关上门同步运动。这些婊子本着趁乱捞一笔的心态,只采用可乐杀精般的保护措施,最后得病了、怀孕了、暴露了,把包括正经人家的行业形象一同抹黑,引得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对整个行业指指点点,大呼世风日下,取消环评。
大、小婊子本质并没有区别,无非就是引发环评行业的囚徒困境,搞的有些良家妇女寂寞空虚冷,也想放开一些。而小婊子又和大婊子不一样,出事后依旧可以化妆整容美颜后东山再起,反正换个公司名称、换个法人代表、换个敢签字的工程师不是难事。当然反过来讲,还好现在保留了环评师职业资格,如果连环评师都没了,所谓的高级工程师就可以签字,不知道还会出现什么更婊的事情。
婊子层出不穷如入无人之境,归根结底还是环评市场在信息和买卖上都是不自由造成的。企业活着才是头等大事,既要生存发展,又不能通过自身实力参与到自由竞争,那么面对有能力拉项目的人招手,自然顶不住诱惑,变成婊子。另外有人眼光独到,就直接去做婊子;有人看到好处,就跟风去做婊子。
婊子多了不好管理还不算啥,最可怕的是婊子有文化,利用潜规则打击良家妇女称霸一方,以后发生这种问题可咋整。
(五)诚信系统的作用有限
在古代,人们多是形成村落,进行共同体般的生活。较小的生活圈子能让诚信信息通过人际沟通有效传播,导致每个村里人头上都顶个“诚信值”,谁干了不厚道的事情,“诚信值”就会降低,就会受到他人冷落,而减少受到帮助的机会。但是现代社会,随着生活圈子扩大,大家谁都不认识谁,这个传统的“诚信值”受地域和人际关系影响,变得作用有限了。
所以通过互联网建设的诚信系统是个好东西,解决传统“诚信值”的局限性。环评的潜规则也好、权力寻租也好、挂证也好,最根本上都是道德问题,都需要一个先进的诚信系统去规范它。
回过头来我们看环评的诚信管理系统能否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呢?没有,根本就没有对企业接项目、专家评审项目的道德问题进行管理,对挂证问题的约束,也会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变小。
而且诚信系统及配套规定设计的像个高压政策,把一些属于人之常情的犯错也上升到诚信范畴,搞得正常单位人人自危。
(六)谁在操控环评质量
从我的一线工作经验来看,对环评质量影响力从大到小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建设单位的不合理要求(评价经费过低、评价时间过短、包批复等)、建设单位不配合工作(不提供资料、不配合现场工作等)、建设单位的直接干预技术编制(措施是不可能上措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上措施)、评价单位的商务能力(中间量,商务能力弱,则就对建设单位有更多的让步)、评价单位技术管理能力、编制人员技术水平及工作态度、评审和审批端(这个最弱,介入较晚,无法有效影响建设单位)。
相信这种情况是广泛存在的。可以看出,建设单位对于质量和进度的影响是主要因素,生态环境部改革也针对性的给出了解决方案,即让建设单位也承担相应的责任。但问题是,改革能否有效落实我是持悲观态度的,落实后的效果我更加悲观,因为环保部面临的其实不是建设单位,而是拥有相似观念的一个建设单位群体,他们不重视环境保护,认为环评只是一纸批文,并且糟糕的经济环境使他们更加强大。建设单位是否能被有效处罚,让我们拭目以待。
(七)谁在耽搁项目落地
从我一线的工作经验来看,耽搁项目落地的因素从大到小分别为:建设单位干预评价工作造成环境敏感问题悬而不决而被迫暂停、建设单位不配合工作造成进度落后、建设单位办理环评过晚、建设单位自己的设计方案都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改、按照制度开展工作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专家及环保局意见的修改、日益增加的报告厚度、环评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加班时间。
可以看出,甲方才是影响项目落地的主要因素,环评制度摆在这,他们不认真落实导致项目进展缓慢,这口锅不应落在环评头上。
同时,瘦身后的分类管理名录,起到了让部分项目评价周期变短的作用,让建设单位对报告结论负责,也是在引导建设单位重视环评。但似乎配套的政策、导则以及管理手段并没有跟上分类管理名录以及总纲瘦身的步伐,比如说报告表也要按照导则要求评价,那么报告表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很多地方报告表也要开会?为什么环评报告还要附那么多附件?为什么有些管理部门总是在压缩纯编制的时间而不关注如何让甲方更好的执行环评制度?
由于现阶段不分青红皂白的环评高压政策,已经在环评界造成了人人自危的社会氛围,这就使报告变厚了、审查变严了、审批小心了、流程繁琐了,增加了很多项目隐性的评价周期。
(补充一个统计信息,根据中国环境报统计,某地报告表平均编制时长5.1个月;根据身边统计学,一个熟练的环评工作者在一周内完成一版环评报告表的纯编制是很轻松的,那到底是什么因素耽搁了项目落地,请自行联想。)
(八)地位低下的环评工具人
单看每个环评项目的问题,广大环评人感受最深的是环评地位之低下。一般行业只有一个甲方爸爸,按照甲方意愿完成产品即可,但是环评行业有2.5个爸爸,其中专家和审批机关加起来约等于1.5个爸爸。环评技术人员,尤其是一线技术人员,一边被合同和钱控制,一边被环评制度控制,更能感受到父慈子孝。
把视野放开一点,每个具体项目问题的集合,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博弈状态,博弈的双方,是建设单位群体以及环境主管部门,他们所代表的是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利益。环评地位低下的背后,源自环评只是双方博弈的场地,环评人只是博弈双方的工具人,而且现在其他多股势力也在利用环评搞事情。
按理来说,无论是从为审批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来看,还是从向建设单位针对性的宣贯国家环境保护管理要求来看,环评都应该是环境主管部门的工具人才对。环评人也愿意当这个工具人,毕竟没有哪个环评技术人员不想把报告写好,以期得到专家和审批人员的赞许;也没有哪个乙方想跪着赚钱。
但是博弈过程中,环评作为一个棋子,本方棋手不好好利用,对方棋手就会打他的主意。建设单位可不傻,会尽可能的利用甲方优势,使合同条款有利于自己,乙方面对履行合约的紧迫性,未来的风险早已抛在脑后,顺利被甲方收编,成为工具人。
(九)倒逼逼得是谁
我们在环评改革过程中,总能听到“倒逼”这俩字,好像只要通过倒逼就能让别人把事情做好一样。建设单位、环评单位、专家、审批部门,都参与到了环评报告的决策当中,理论上人人都行使了对于环评的权力,那么理论上也就人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但现实是,被倒逼的往往是权力较小、层级较低的那一方。反正权力在我手中,也不管你实际情况到底如何,你必须把问题搞定,否则就是你的不对。
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并缺乏实事求是的倒逼,造成了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压力、质量压力、时间压力层层下沉,多数由环评单位承担。不要以为企业就没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它们和资本的力量相结合,使以上压力在企业内部继续下沉,最终大部分压力由环评技术人员承担。
面对压力的下沉,技术人员能做的只有加班,通过加班来降低企业成本,实现经济效益;通过加班细化补充完善,让报告质量看起来更好;通过加班来缩短项目落地时间。
回过头来看看深圳湾航道项目事件,有些人把它看做是环评师的粗心或不负责、也有些人把他看做是单位内部审核制度不全,但很少有人把他看做基层人员面对内外压力,不堪重负,从而必然犯错。其实在这种行业环境下,不出现徐工也会出现余工,徐工不犯这个错也会犯那个错。只不过更有权力的群体将宽以待己、严已律人、不看事难办、但求己无过的心态演绎的淋淋尽致,只要责任和问题不要落在我的头上就行了,管他行业形象,管他洪水滔天,这个锅你徐工背定了。
在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徐工被拿出来祭旗本质上与环评技术人员加班写报告还要挨骂没啥区别,都是底层承担过多责任与压力的真实写照。这和我国基层干部压力山大的境遇何曾相似。
压力太大了,干不下去了,或转行,或挂证,内行流失,外行进入,一个行业换血太快,经验和理念得不到传承,报告质量变差,报告周期边长,主管部门继续倒逼,环评行业继续内卷化。
(十)被妖魔化的环评
环评是个预防性的制度,制度嵌入人们的生活,不出问题大家会觉得理所当然并视而不见,出现问题了就会横加指责说其百般不是,进而攻击从事具体工作的人。
前不久我在NGA游戏论坛闲逛,恰好有帖子讨论环评,遂点进去围观,可惜感受到的只是对环评满满的误解,那五颜六色的帽子,扣的我不得不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
“没错,在下就是拿着高薪的无用之人、环境污染的帮凶、项目落地的一生之敌、中国经济的摧毁者、造假界的泥石流、抄袭技术的领头羊、复制粘贴之王——环评 · 王工”。
环评是个冷门行业,环评人人少分散、人轻言微,常被舆论拿捏来拿捏去。环评一旦出问题,社会舆论风声四起、主管部门雷厉风行、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唯独环评工作者的发言被掩盖。时间长了,多元的声音未被倾听、感性的言论影响理性思考、政策的制定不得不服从民意,说不定环评就真取消了。
04 问题的本质
我们都在努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是涉及具体情境时,环保与经济却是很难统一。中国环境保护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还是经济利益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而中国环评的根本问题,则是环境保护根本问题以及社会固有问题在环评行业上的完美结合。
以上问题不解决,改革就如同想要通过战术手段解决战略问题一样,永远不能使环评行业变好,未来排污许可证、环保管家什么的,也会重蹈环评覆辙。
来源/知乎 作者/大刀王五
整理/环评资讯微信编辑小组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